胡逸山:美方应率先降低关税以实现中美关系战略缓和******
中新社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彭大伟)针对西方有学者认为,美中关系已经到了重启上个世纪70年代战略缓和的时刻,马来西亚太平洋中心首席顾问、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胡逸山日前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中表示,美国现在社会经济挑战很大,通胀高企,经济发展也不理想,若能取消特朗普时期实施的对华高关税,最大的受益者将是美国。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日前指出,尽管未像上世纪70年代一样直接陷入战争,但是俄乌冲突叠加货币政策失误导致的通胀已经让美国政府焦头烂额。他指出,考虑到当今战争形态的毁灭性,美中已经到了重启类似上世纪70年代的战略缓和的时刻。
对此,胡逸山指出,东南亚国家多年来的经验表明,贸易增多后,两国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会大幅降低。“所以我觉得假如要进行战略缓和,美国必须先踏出这一步,降低那些本来就不应该放在那里的关税,最好是废除。”
而针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对华政策演讲中认为“中国对国际秩序构成了最严峻长期挑战”的说法,胡逸山认为,美国在国际上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状况,既“退了群”,又不想弃权,仍然想要在这些国际秩序和架构里扮演一定的角色。他指出,在这一情况下,美国声称要“维护国际现有秩序”的说法缺乏说服力。(完)
159件周代晋国文物珍品亮相辽宁省博物馆******
“晋国六百年”展8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 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中新网沈阳1月8日电 (记者韩宏)由辽宁省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的“晋国六百年”展8日开展,展出了古代青铜器猪尊等159件周代晋国相关文物珍品。
晋国是两周时期最重要的姬姓诸侯国,前后延续六百余年,称霸中原超过一个世纪,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次举办“晋国六百年”展,意在通过展示周代晋国相关文物遗珍,向人们讲述晋国兴衰风云。
据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副研究馆员王忠华介绍,“晋国六百年”展分为晋侯风采、邦国遗珍、春秋争霸、余烈三晋、器美范正五个单元。其中,展览中展出了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等珍贵的随葬品。据介绍,晋国公族的“公墓”即名满天下的“晋侯墓地”,晋侯墓地的发现结束了2000余年关于晋国始封地的论争,证实这里即文献记载“河汾之东,方百里”的古唐地,晋国早期都城所在。
展览中展出的文物。 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览中展出了十分出名的青铜器猪尊,吸引了观众的驻足观看。据介绍,猪尊是西周时期祭祀使用的青铜酒器,2000年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3号墓,墓主为第一代晋侯燮父夫人。通高22.4,厘米、通长39厘米,整体为野猪造型,吻部突出,獠牙外露,身体壮硕,尾部上翘,背部有圆形开口,有盖。腹部两侧中部均饰有一涡纹,周围饰变形兽面纹,盖面饰斜角目云纹。盖内及外底有铭文“晋侯乍旅飤”,“飤”通“食”,多用于青铜食器上,酒器上的“飤”字铭文,尚属罕见。
据悉,为加强文物展览的交流合作,辽宁省博物馆向山西博物院商借周代晋国相关精品文物,并重新进行内容设计举办展览,此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8日。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