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应对气候变化,零和博弈做法不可取******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 李金磊 彭大伟) “零和博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仍然是基础。”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说。
应对气候变化关乎人类未来。今年夏季,面对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警告:“要么一同采取行动,要么一起自杀。”
中国驻欧盟使团临时代办王红坚近期表示,要警惕将绿色议题政治化、工具化,避免以“地缘竞争”视角看待气变问题。绿色合作不可能在真空中推进,同样有赖于良好的政治互信,不可能一面搞地缘对抗,一面要求别人无条件合作。
该如何破解这种困境?王毅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个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下,零和博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仍然是基础。
他表示,发达国家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力度,也要资助发展中国家并为其留出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忽悠”发展中国家作出不切实际的减排承诺。
王毅认为,各国要以更加节能和可持续的非化石能源的增长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提高适应能力,弥补在减缓、适应、技术、资金、领导力等方面的赤字,共同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把安全、气候保护、经济复苏和增长统筹起来,这很重要。
在王毅看来,乌克兰危机、新冠疫情以及通货膨胀等很多非气候因素跟气候问题交织在一起,怎么更好去统筹处理这些问题,也需要做更多的研究,采取更加务实的行动。
“同时,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技术领域,要通过竞争来促进创新,通过竞争来降低成本,但合作是主流,所以应该把握合作的各种机会,同时也要为竞争做好准备。”王毅称。(完)
四川宜宾抓实产业促升级******
优质项目推进稳 数字经济势头旺
四川宜宾抓实产业促升级
本报成都12月20日讯(记者钟华林)今年以来,四川省宜宾市把抓实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撑点,1月份至10月份,宜宾市GDP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招商引资签约金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经济指标均居四川省前列。
制造业新增项目是宜宾抓实产业的主要发力点。前9个月,全市38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70多亿元,102个项目开工建设。中材锂膜西南基地10亿平方米电池隔膜、四川铭丰电子10万吨铜箔、天原集团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重大产业项目接连开工。
位于宜宾高新区的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紧张有序生产。前不久,这家生产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企业一期工程投产运行,二期工程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年产20GW电池片,明年全年订单已排满,投产后每天将有四五千万元产值。”公司副总经理陈龙介绍,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5个月。
四川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已具雏形,该项目总投资220亿元、年产50GW单晶硅棒及30GW单晶硅片,年产值270亿元,一期工程将于近期正式投产。在现场组织施工的公司负责人张振忠介绍,项目用地700多亩,政府部门派干部守在工地,挂图作战,为项目施工提供全方位服务。
一批已投产项目正在发挥稳增长作用。前三季度,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四川时代实现产值同比增长42.1倍。日前,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停满了发往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电动汽车,制造中心经理叶小冬介绍,公司全面优化生产工序,产销两旺。
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干部赵玥介绍,今年以来,仅动力电池一个产业,市、县两级共组织招商21次,重点走访数十家企业。据了解,宜宾市制造业大项目接踵而至,先后招商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前三季度累计招引项目196个,协议总投资2049亿元,动力电池、数字经济、信息服务业、晶硅光伏等重点产业得以延链补链强链。
抓实产业为宜宾经济增长增添动力,优质项目使经济发展质效稳步提升。1月份至10月份,宜宾工业投资增长2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位居全省前列。其中,新兴产业动力电池实现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长5倍;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5%。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